每个人的无妄遭遇或难忘经历,都有可能是一种注定的机缘……
在家乡的原野里写生,
竟被自己笔下的山和树、薄雾与阳光感动到哭,
张江源当天说:
“从没像今天这样激动过。”
擅长以人物和风景入画,
他的作品现代却不时尚。
现代是创造,
时尚是流行。
江源的那些油画
更像意识的流动,
是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
《紫气东来》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下一站》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未起风》
布面油画 80x100cm 2018
《驶过冬天》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大学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张江源,
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
天生就有一股子执着劲头,
和被山水土木滋养的淳朴气息。
活学活用是他最拿手的事情,
把每次学到的有关造型和色彩的手段
拿到陕北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比划着,
带着想象、带着观念、带着理想和情感,
完成一幅又一幅的油画写生。
2012年,34岁的张江源
被工作单位要求必须回去上班,
结束了几年来停薪留职
在西安边做设计边画画的生活状态,
告别妻儿回到宜川老家。
他被调到一个偏远小镇的中学任美术老师,
这里的工作任务极少,
也找不到适合的人与自己分享爱好,
时光一下子变得漫长起来,
他开始本能地拿起画具
在周边画起了写生。
《山下有黄河》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塞外》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秋收后》
布面油画 80x100cm 2018
《秋过龙洲》
布面油画 80x100 2018cm 2018
人处在逆境中,
那些久蓄内心的情感,
会被再次唤醒,
那些草木、飞禽、村舍,
从他内心中重新活泛起来。
没有城市的喧嚣,
也没有与客户打交道的妥协,
时间凝固在近山远水间,
感受着身体与心灵的持久远行。
两年里,
他完成了200多幅陕北风景和人物写生作品。
生活中的张江源,
是个不喜欢讲话的人,
接人待物和蔼,
在朋友眼中,
显得可靠而实在。
但他更习惯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或是最美好的梦想放在自己的作品中。
《乾坤湾的半边》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龙洲》
布面油画 80x100cm 2018
《老柳树》
布面油画 60x80cm 2018
《归》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看张江源的作品,
会让人瞬间想到,
他作画时激动的样子,
把油彩飞速地涂抹在画布上,
河流的汹涌,
在他的画笔下迅速凝固,
一部视觉的交响乐也就此诞生。
在艺术道路上,
有许多真诚的跋涉者,
他们都在不停地行走着,
不停地修行着,
然而能看见自己,
反观自我还要看机缘。
人离故土识乡音,
故乡永远是一个人的情感家园、精神乐土。
张江源以敏锐的触角和真挚的情感,
假以细腻的笔触和色彩
把握住这种机缘,
为世人呈现一个生动鲜活的更为精神化的陕北,
这是他的追求,
当然,也是他的精神世界。
《等一树花开》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稻谷地的守护》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大吉大利》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8
《白城》
布面油画 80x100cm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