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是敬爱的邓颖超同志的母校。1926年开始设立美术科,增设西画、国画、图案画三个专用教室,开始有了美术专业。1929年6月,更名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附设了图画副系。1934年有了独立的图画副系,其课程有国画、西画、图案和技能理论等。
1948年夏,油画家李骆公应邀来津,担任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教学工作。李骆公,生于福建福州,又名李立民、李英。1936年进入上海美专学习西画,1940年在上海大新公司画廊举办“黑沙骆”画展。194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1944年回到东北,先后担任东北大学讲师、哈尔滨美术研究所所长、辽东大学教授。1948年9月起,担任河北省立女师图画副系副教授。1949年10月,河北省立女师更名为河北师范学院,李骆公担任新的音艺系美术组教授。
1951年夏,学院正式创立了美术系,由李骆公担任首届美术系主任。学院邀请王之江、穆家麒、沈毅、王麦杆、康明瑶、李锟祥、刘典、鲁汀、古达、孙其峰、秦征、阎丽川和王竹庵等先后担任美术系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其中,王之江、穆家麒、康明瑶等都是留日美术家,王之江、古达等都是著名的雕塑家,秦征、古达等都是抗战时期的版画家,而阎丽川擅长美术史论研究。这所屹立于海河岸边的高等艺术学府,历经1956年和1958年的几度变动和调整,1959年在原美术系的基础上,扩建为多学科的高等美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其中绘画系设有油画、中国画和版画专业,工艺美术系设有装潢设计和染织设计专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