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1483~1520年)生于意大利中部的城镇乌尔比诺,在那里他在文艺复兴的伟大王公贵族庇护下工作,其中包括蒙特费尔托家族、贡萨加家族,还有一系列罗马教皇,他的父亲是一位小画家兼诗人,偶尔在曼托瓦公爵的赞助下工作,或许这段家族史对年轻的拉斐尔成为大师皮埃特罗·佩鲁吉诺的学徒起了作用。
虽然拉斐尔不到40岁就去世了,但他在创造力喷涌的年代创作了好几幅大师之作。埃利奥多罗厅拱门上的湿壁画,称为“博尔塞纳弥撒”,来自天主教次经四大故事之一。教会的神性干预是这个房间的绘画主题,这些庞大的构图被统合进一个复杂的建筑空间。
《博尔塞纳弥撒》展望了13世纪发生在意大利中部的一次奇迹:
据报告基督的血从一枚圣餐的圣饼中渗了出来。画中的司铎正在主持圣餐仪式,在去罗马的路上他还对圣餐变体满怀疑惑(据宗教观念,圣餐的面包和酒是基督的肉体和鲜血)。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被插入到画中,他直接跪在祭坛的右侧,这是纪念1506年教皇对这件圣物的访问。
通过这个手法,拉斐尔复杂的图像把教会史和当代的教廷传承融合了起来。与教会有关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西斯廷圣母》的戏剧性画作有着迷人的历史,融合了教会的修辞艺术和制造错觉的技巧,它起初是被委托装饰教皇尤里乌斯的坟墓,教皇西斯笃一世出现在画面的左边,他被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他是尤里乌斯的世系罗维雷家族的主保圣人。
圣芭芭拉被绘制在圣母的右边,她目光向下,落在下方两个有翼小天使身上,而小天使正专注地凝视着上方天堂发生的事情,小天使或许是《西斯廷圣母》画作最受欣赏的部分,这些小天使被认为意味着葬礼的进行。他们的形象不经意间体现了孩子气的好奇心,这种形象被大量复制,出现在后期资本主义博物馆文化的丅裇、杯子和笔记本之上。
拉斐尔作品《博尔塞纳弥撒》
然后,观赏者不该因此分散注意力,而低估了拉斐尔其他精彩绝伦的人物,
窗帘的部分揭示了圣母怀抱圣子的有序三角形布置,而下方的云彩就像吞没现代观众的舞台烟雾。
圣西斯笃的姿态谦卑,他的教皇三重冕被放在绘画的边上,表达了他的虔诚,这也确认了他在其中的角色。
拉斐尔作品《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这幅帆布油画起初被安放在皮亚琴察的圣西斯笃女修院,之后被捐献给了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从饱受战争蹂躏的德国被带到莫斯科安全保管,直到近几年才返回德累斯顿。《西斯廷圣母》这幅画作的寓意是歌颂世间幸福的母爱,或表现少女的纯洁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