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熙灯)“红黄紫绿随意搭配、竞相辉映,恰似一副印象派油画。”去年下半年以来,冷空气频繁,尤其是跨年寒潮,广州的秋意渐浓。其中,白云山索道沿线等处的红色的山乌桕、黄色的黄牛木和红紫色的荷木等颜色越来越深,白云山仿佛一副天然混成的印象派油画。
此外,黄婆洞水库、云溪生态园和麓湖一带的落羽杉叶子的颜色也由绿转黄、由黄转红、绿黄红相间,景色撩人,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往观赏。
白云索道沿线:
色彩斑斓如调色盘
“哇,好漂亮!这不就是秋色吗?!”“是呀,没想到广州也有这么漂亮的秋景。”时下,乘坐缆车上下白云山,索道沿线的红、黄、紫、绿等多色树叶搭配而成的风景,分外吸引眼球,游客、行人禁不住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打卡”。元旦那天记者坐缆车上山采访,上下山途中,同缆车的游客虽然方言不一,但动作仿佛约定好似的一致:说着自己的“母语”(方言)赞美的同时掏出手机拍照。
“各种颜色的树木基本上是1995年种的。”白云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索道沿线红色的是楝叶、吴茱萸和山乌桕等,绿色的是马占相思,黄色的是黄牛木,红紫色的是红包木、荷木等,经过20多年的生长,这些树越来越高大,树叶也越来越浓密,近年来也愈发显眼,特别是每年的年底和来年的年初,随着冷空气频繁的到来,树叶颜色变深、变浓,从缆车上望去非常漂亮、惹眼。
据了解,每年的这个时候,许多摄影爱好者包括一些专业摄影师都会来此拍摄。曾有人感叹这里斑斓的色彩犹如印象派大师们的调试盘,上空的如彩珠走动的缆车与山上的彩叶相互辉映,好像一幅现场版印象派油画。
据介绍,除索道沿线以外,白云山很多地方都种有上述树种,比如黄婆洞那边山上也很多。而这一切得益于1995年开始的白云山林分改造以及近年进行的白云山花景建设。
据了解,从1995年到2003年,白云山共投入资金3140万元造林2009公顷,种植树苗140余万株。林份改造在规划上采用有代表性的乡土树种(如木荷、尖叶杜英)和适应本地区生存的外来树种(黄槐、枫香等)做主调树种,与其他树种配合运用,注重从植物造景的原理出发,按多色彩、多层次、多结构、多香味、多功能的“五多”原则规划配置树木。形成了今天具有岭南特色的南亚热带季风针阔叶混交的风景林。
市民游客:
没想到广州的秋景居然这么迷人
6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麓湖看到,来这里观赏落羽杉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是呼朋引伴、成群结队,为的是一则热闹、一则可以互相拍照。
记者看到,落羽杉基本上种植在麓湖西岸,目测有100多米。可能是太阳光照的原因,东侧的落羽杉基本上全红了;中间的则是以黄色为主,其间杂有红色;西侧的则大多仍是绿油油,偶有黄色点缀其间。所以,无论近看还是远观,这里的落羽杉都是色彩丰富,如画如诗。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人来看(落羽杉)。”正在打扫卫生的一清洁工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份开始,落羽杉开始变色,跨年寒潮后变色速度加快,元旦当天就变得非常漂亮的。“今天太阳不大,太阳大会更好看。”该清洁工说,下午观赏效果比下午更好,太阳斜照进树林,“落羽杉(看上去)在发光。”改清洁工还指点记者到麓湖东岸去拍照,“东边的颜色更红,到那边拍更好看,还能拍到水中的倒影。”
记者从白云山了解到,除麓湖外,黄婆洞水库、云溪生态园和南门附近都种有落羽杉。黄婆洞水库的落羽杉位于水库北部,这片落羽杉树干粗壮结实、高耸入云,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树叶便渐渐由绿转黄、再由黄转红,呈现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可谓广州难得一见的一处绚丽秋色。云溪生态园座落在白云大道,在广州体育馆对面,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很多老广并不知道这一好去处。现在去云溪生态园感受春天(赏花)外,更可赏秋。赏秋的主要点在叠水园:黄了、红了的落羽杉,让你时时看到一幅南国的秋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