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很多诗人都有一个雅称,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当然还有“诗佛”王维。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苏轼称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诗人独自行走在山间,他用“空山”一词点出了诗的意境,如同他的另一首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种“空”并非物理意义上的空,而是禅宗意义上的空,通过这个“空”字,来表达自己远离尘世、心无牵挂的情怀。颔联,诗人给我们作了一幅《松林清泉夜》的画,诗人走着走着,天色已经晚了,但山林的夜景更加迷人。温柔的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山间汩汩流淌,寂静的夜晚,更能衬托出一种空灵神秘的美。颈联,画风突变,出现了人的身影,竹林间一群洗衣的女子有说有笑地走过来,一个渔人也划着小船,从莲叶中露出头来,让人仿佛听到了洗衣女的欢笑与渔翁的放歌,这是多么温馨又富于生活气息的场景。尾联,意思是说尽管春花已经凋谢了,但是山中的景色还是如此美好,我在这里可以常住不走了,王维借用了《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以“王孙”自称,表达了自己情愿隐匿山林的高洁情趣。
笔者独自走在山间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念起这首诗。因为这首诗的画面太幽雅,它运用了很多意象,包括“山”、“雨”、“明月 ”、“清泉”等,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这首诗前半部以“静”为主,侧重于景;后半部以“动”为主,侧重于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语,但是给人十足的美感,一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一幅恬静又有情趣的山居画卷。
在诗中,我们能够感悟到王维诗中的禅境。禅宗强调“心静而万物莫不自得”,诗人正是有这种“静气”,所以才能体会到一月一松、一泉一石的美。在诗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社会理想。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看出,王维所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就像《道德经》所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一般都采用凝练的词语,通俗的表达,寥寥数笔,就让人沉醉“禅”的意境中,可见诗人的深厚禅学与诗学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