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晚报5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当极具中国本土艺术特色的“山水”一词,与舶来画种“油画”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瑰丽灿烂的艺术火花?“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作品展”目前正在李自健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聚集了南方12个省份的26位画家的作品。此外,24位湖南本土画家也受邀参展。展览将持续至5月23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风景油画创作借鉴中国山水画 “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是在中西美术交流融合的大趋势下,于中国南方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一个新的画派。简单来说,这个画派以中国山水为创作对象,借鉴西方油画的传统,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审美,以油画山水来呈现中国的时代感与民族性,发扬民族精神,致力于中国油画事业的繁荣。2013年7月27日,画派在广西南宁正式成立。2018年3月19日,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院在湖南师范大学成立,目前共有27位成员。研究院负责人、此次参展画家张冬峰向记者介绍了画派的来龙去脉。 油画进入中国,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一件重要事件,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深刻改变传统审美的艺术革命。另一方面,“山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艺术词汇,在西方,相对成熟的风景画要到17世纪才出现,到19世纪才完全独立出来。可见,中国艺术家在表达自然景观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审美经验。将中国艺术词汇“山水”与外来画种油画结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这就是画派要回答的问题。 张冬峰介绍,画派各位艺术家秉承对祖国山川河流的迷恋,对家乡土地的热爱,对中国油画发展道路的探寻,走到了一起,他们承载了中国几代油画家的努力探索,也见证了中国风景油画的繁荣。志趣相投的画家们心心相印,他们共同受到南方独特地域因素的影响,并有着鲜明的“油画民族化”的自觉追求,主张在风景油画创作中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该画派油画作品中表现出了共同的艺术风格追求,例如作品中的写意、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以及立意构图、色彩表现、题材选择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南方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该画派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梳理与创新,又是一次油画中国化、民族化、地域化的深入探索,对中国油画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聚集12个省份26位画家作品 此次展览是画派近年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该画派成立至今举办的最具规模的一次展出。参展画家包括包泽伟、陈和西、陈世宁、郭凯、郭仁海、黄菁、黄礼攸、黄胜、李生琦、刘南一、陆庆龙、罗朗、曲湘建、唐满生、王辉、王锐、翁凯旋、亚丽、颜苏平、杨诚、杨小彦、张昌贵、张冬峰、张立平、张新权、张祖英等26位画家,他们来自12个省份,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是一个由高校教授、画院专职画家、美院美协负责人、自由艺术家等专业画家所组成的群体,有着丰富的创作历程。值得指出的是,这群画家虽分居各地却时而相聚,一起切磋、探讨艺术发展,集体户外写生,努力探索一条别具中国山水风格的油画新路子。 李自健告诉记者:“这是继去年写意油画双年展之后,中国油画界的又一件盛事。这次展览为这批长期坚持在艺术创作一线,不断探索油画中国化、民族化、地域化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还邀请了湖南本地画家友情参展,为年轻画家创造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此次画展吸引了不少观众。来自吉林的张女士带着家人前来看展,希望孩子能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母子对画家的色彩运用尤感惊艳。参观画展的黄同学告诉记者:“能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画家的作品,机会十分难得。虽然我就在南方长大,但画中的南方山水让我感到既亲切又新奇,这次看展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