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坑村的晒秋美景在江浙摄影圈其实已经火了很多年,随着它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到这里打卡的游客自然也是越来越多。趁着冬日寒潮还没降临,我们一行人从杭州出发,“乘风破浪”驱车近五个小时,只为身临其境,零距离体验这个古村里一年一度的特色风光。
“晒秋”是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由于山区村庄的平地少,当地村民就只能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以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而在楠溪江畔,就经常能遇见这样的场景,只是如林坑古村这般形成规模的,确实属于凤毛麟角。
位于永嘉的林坑村已经拥有700多年历史,至今还有不少山地古民居保存完好,自然环境优越,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每逢傍晚时分,袅袅炊烟开始游走在山林和民居之间,更是宛如仙境一般,所以就有人称之为“淹没于深山中的璞玉”。
漫步在村子里,街道两边到处可见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褐红的柿饼、橙红的南瓜片……它们或用细绳悬挂,或用大簸箕“装盘”,在深秋暖阳的微醺下,向每位游客和路人展示着当地农家丰收的喜悦之情。
虽然据一些官方媒体报道,林坑“晒秋”活动已经于12月8日提前落幕,但慕名而来的游客却依旧络绎不绝。而当地村民似乎也毫不意外,甚至乐在其中,各家晒在屋顶或者门前的多种食材,也大多仍保持着原貌。
因为村子里的新旧民居大多都依山傍水,紧贴着起伏的山势而建,整体造型古朴内敛,布局错落有致。所以只要沿着石阶往上走,视野就会越来越开阔,无论往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幅晒秋的精美油画。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有几个场景更是一度排起长队,哪怕需要等十几分钟,为了在林坑留下自己美丽帅气的身影,大家也依然欢声笑语不断,几位闻声而来的村民在旁边围观后,更是忍俊不禁。
我们在村子里一直呆到晚上,等这里的红灯笼亮起来,又是截然不同的别一番景象,所以大家如果时间充足,到这里住上一晚,才更能感受到山里人家的清晨和日暮。大概是山里气温相对比较低吧,经常能看到村民和游客在路边或者房前烤火,个人觉得特别有山野生活的气息,不过有趣的是,外行人去添根柴,往往还会被烟薰上好一会儿,大概其中也隐藏着一些熟能生巧的技术。
经朋友告知,在永嘉县境内原来有两个林坑村,一个在黄南,一个在张溪,两者直线距离仅12公里左右,然而被群山阻挡,有近40公里的车程。所以有网友来林坑村旅游时一定要注意,自驾导航设置成“林坑古村”才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