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长篇小说《依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获得国际、国内7项文学大奖;
他的长篇小说《追问》长踞2017年全国图书畅销榜十强和非虚构榜第一,被称为现象级作品;
他曾当选2014中国新闻出版年度记忆作家、2017新浪最具影响力作家、2018京东畅销小说作家、江苏“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专题人物……
他是丁捷,以上是外界赋予他的标签。
剥离掉这些社会层面的名号,丁捷有一些隐藏的身份设定——当代作家中世俗经历复杂、进入现实很深、跨界很广的另类,纠结的、动荡的、白天黑夜不断切换的“双面人”。
当别人称其为“灵魂作家”时,他却自嘲“变相怪捷”。
灵魂作家还是变相怪捷?

今年,丁捷推出了最新作品《白话胶囊》,他从自身认知、经验出发,记录汇集日常生活中零碎的感悟与灵感火花,把哲学智慧的真知灼见、文艺才情的精华荟萃,以三言两语的冷幽默白话,浓缩成一粒胶囊,265条岁月洗练之短章构成《白话胶囊》的二分之一。
余下的二分之一则是丁捷创作的大量的绘画作品。
心脑大补还是人生“ZHI”郁?

11月28日,凤凰美术馆开放丁捷新书《白话胶囊》文学绘画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在展览中,不难发现,丁捷的画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画外之意”,画风随意、率性,每一幅画所表达的,是安静的、纯洁的、率真的“本心”。这些多年思想和情感的文字与绘画收集成果,给予读者别样的文心载道。

线相020:大悲咒
一想就干,成败各半;
三思而行,基本不行;
敢做敢想,接近理想。
——丁捷《白话胶囊》

画展现场
在《白话胶囊》出版之际,以其为原点,外延出此次文学绘画展,此次展出,由丁捷近40幅“细笔画”作品构成,曾有评论家称很难用既有的画种来评判丁捷的画,甚至很难归类其作品的画种,水墨、油画、版画、插图等都不是,如果从绘画材料入手,丁捷的这种画叫“针管画”,因其以“针管笔”为绘画工具,这种笔比水笔更为流畅,但用绘画效果来为其绘画命名,则称 “细笔画”更为贴切。细腻的笔触,可以描绘微观世界,也可以表现宏观世界。

线相047:无所谓的诗和远方
大痛无泪,大喜不惊。
说是一种境界,其实是一种性情委顿。
——丁捷《白话胶囊》

画展现场
丁捷笔下的画,有龇牙咧嘴的猫、有怪奇狰狞的鱼、有百态千面的人……如果说他的文字显现着智慧的力量和治愈的温度,那他的绘画则复刻了他意识流动下纠结、复杂、难以摹状的内心。此次画展将不仅是丁捷在文字创作者的身份之外,再一次焕发的“画家丁捷”的光彩、对生活、经历、世界发出的又一种新的表达,也将是一个跟随其画笔所到之处,探究创作者内心情感波澜起伏的过程。

线相066:大海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