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网 - 油画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外巨匠 | 名人轶事 | 市场分析 | 收藏知识 | 投资指南 | 西方美术史 | 艺术新闻 | 油画技法 | 油画知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油画技法 > 古田:农民油画,描绘乡村振兴新色彩
V.biz | 商业搜索

古田:农民油画,描绘乡村振兴新色彩

信息来源:hhhiii.com   时间: 2023-08-15  浏览次数:211

谈起油画产业,也许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两个著名的“油画村”:深圳的大芬村和厦门的乌石浦村。

而在闽东,也有这样一个“油画村”——古田县黄田镇双坑村。目前,双坑村有画家、画师300多人,村内开办画室25家,在全国各地设有画廊、工作室40多家,画师们创作的油画不仅在国内销售,还销往欧美和中东地区,年销售收入超4000万元,形成了一个集制作、收购、外销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油画起源于14世纪的欧洲,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清康熙年间,油画创作传入中国。位于闽江中游的双坑村曾以种植马蹄笋闻名,如今的振兴与发展却与油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油画,何以和这个小渔村挂上关系?一幅幅绚丽的画作又如何赋能乡村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双坑村的画师们,寻访油画背后的传奇故事。

始于微末 发于华枝

走进双坑油画产业园,一股浓郁的松节油味儿迎面扑来。从闽江山水到田园风光,再到欧式风情、经典神话,一幅幅出自双坑村“农民画师”之手的现代油画映入眼帘。

20世纪80年代,为支持国家建设水口水电站,双坑村举村搬迁至闽江北岸,因人均耕地不足0.2亩,一批移民青壮年不得不外出打工,有的人就在外学习油画技艺及制作流程。随后,油画这一特色产业在这里萌芽。

db2788a447972c2110221976b7d353f6.jpg

临摹中的画师

当年闽东唯一的一个火车站设在双坑村,便捷的交通铺就了双坑人发展油画的通道,林秋儿就是其中成功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林秋儿辞去古田八中教师的工作,毅然决定乘坐火车到厦门、深圳等地从事油画行业。“也是看见画油画比较赚钱吧,90年代那时候的月工资只有一两百块钱,但我那时候做油画已经可以挣到几千块了。”林秋儿边回忆边自豪地说。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国内外都出现了商品油画热潮。从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到内陆地区,渐渐形成了专门的油画市场,不少画室画廊还面向各地招募画工。

历史上,双坑人就有画人像的传统技艺且世代传承。以林秋儿等为代表的双坑人凭借热爱与独特的眼光,走出双坑,选择在福建泉州、厦门以及广东深圳一带谋发展。那里的香港画商长期收购油画并从香港出口至欧美,这些出口订单让他们的画技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他们成为最早富起来的双坑人。

“我是1992年回到双坑的,回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反哺家乡。再加上当时手上有很多订单,就想着让大家边画边学,参与完成这些订单。”彼时,油画行业正处于鼎盛时期。林秋儿想到古田县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双坑村又位于闽江边,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很适合采风写生。家乡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优势让林秋儿看到了商机,他选择回到家乡发展油画产业。

“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学得很快,不久就可以独立完成我带回来的部分订单,赚些钱补贴家用,没有基础的学生也渐渐有了样儿。一传十、十传百,学画画的人越来越多。”回家乡发展后,林秋儿的画室开办了十几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我是秋儿老师的第一批学生,身边年龄相近的人基本都是跟着他学习的绘画。”黄文清说。学有所成后,1995年,黄文清回到双坑村创办了“创野”油画工作室,边教授油画技艺边接油画订单。“我们画室最多一批有30个人,其中培养得好的有10个人,基本上可以独立创作。然后这一批人再去培养刚刚起步的学生,带动他们发展。”黄文清说。

学生们出师之后,又自己办画室或者出去创业。就这样,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再到现在的几百人,油画产业在双坑不断繁衍,林秋儿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双坑油画的“启蒙人”。

双坑油画产业的崛起,也离不开双坑油画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黄行荣所作的贡献。

1997年,黄行荣从福建美神商业艺术学校毕业,先后在南平、厦门和深圳等地从事油画创作工作。1999年,他投资创办了武夷中等技术学校,主要教授油画。

事业有成的黄行荣始终没忘记要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同外面的客户建立起稳定的贸易关系后,他返回双坑创办工作室,与黄文清等人一起开拓市场、承接国内外订单,形成了双坑村油画产业发展的雏形。

在黄文清、黄行荣等一行人的示范带动下,“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文创思路迅速在双坑产生了集聚效应,邻近乡镇以及南平、闽侯地区,甚至贵州省的学生纷纷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依托于此,双坑村的油画规模逐年扩大,声名不断远播。

推陈出新 一路前行

然而,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受油画出口订单减少、从业人员数量增加、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画师们开始面临价格竞争和销路不畅等多重压力,油画行业陷入“内卷”状态。

“我记得自从美国发生了‘9·11’事件之后,国外的订单就不断地减少,特别是中东地区的订单可以说基本没有了。再加上国内的画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国外的订单越来越少,只是偶尔能接到一两单。”黄文清回忆说。

创新发展,成为双坑画师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那时候南方的油画发展是比北方好的,因为有深圳大芬村、厦门乌石浦油画村等知名度比较高的地方,但当时全国一线城市排名前五的南方城市就剩上海还没有开拓油画市场,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把油画卖到上海这些有大市场的地方。”面对国外订单急剧减少的危机,黄文清等人开始瞄准国内市场潜力,抢抓订单,大力开拓向前。

4af5c04440059c5f386610e730fde82d.jpg

双坑村居民楼外墙墙绘

同时,黄文清等人准确把握“建设美丽乡村”的机遇,开始向墙面绘制转型谋变。

古田县利洋村的墙画是双坑画师们承接的墙画“第一单”。色彩鲜明又接地气的柿子树和稻田墙画在“古田县利洋村首届柿子丰收节”上惊艳亮相,不仅给来宾留下深刻印象,也成为双坑油画打开墙画市场的新起点。此后,各个地区的村干部纷纷找到黄文清带领的墙画绘制团队,邀请他们参与村容村貌建设。在承接国内外油画订单之余,双坑画师们纷纷向创作墙绘转型。

开拓创新的脚步并不止于此。随着伴手礼等文创在日常生活、商业来往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双坑画师们开始在文创等新兴领域布点连线。

“现在我已经开始把油画融入到伴手礼当中了。”画师何美金边展示她创作的伴手礼边介绍说,“我认为双坑油画转型发展要与时俱进,要勇于把油画元素融入到新兴事物中,把油画融入文创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何美金表示,未来将继续把双坑元素、油画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当中,借此提高双坑油画的影响力。

在双坑画师们看来,双坑油画产业转型发展不仅要锐意创新,还要注重文化传承。

78ad05e5d07f94716729ac020f4c750b.jpg

双坑村村民自办油画展

在双坑村,长年累月的油画氛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在村里成长的孩童。每逢节假日,双坑画师们就会到油画产业园给孩子们开展公益美术培训,让双坑油画技艺代代传承。

“70后”画家吴祥芳就是其中的一位,“慢慢地一层层颜色叠加上去,浅色画完再画深的……逐步把它画出来”。双坑村画师吴祥芳细致地给孩子们讲解演示。“让孩子们周末在家门口参加免费绘画班,是我一直以来坚持在做的事,因为孩子们是油画产业的未来,创作后继有人,双坑油画才能蓄势腾飞。”

“我是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在读博士,我小时候,村里那些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油画家已经挑大梁了。从小看着他们的油画,仿佛所有与油画的结缘都是水到渠成。”通过美术高考走出双坑村的黄中华说。

据了解,有很多像黄中华一样的“80后”通过美术高考走出了家乡,有的当美术教师,有的做设计,有的从事高考培训等与美术有关的其他行业。而在双坑村,也成就了一批批玩艺术的新型农民。目前,双坑村画师已达300多人,在全国各地设有画廊、油画作坊、工作室40多个,多家创作室获省级、市级、县级油画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油画产业年产值近4000万元,形成了一个集制作、收购、外销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文旅融合 破圈蝶变

黄田镇素有“马蹄笋之乡”的美誉,马蹄笋种植是双坑村的支柱性产业。

在双坑村,既种植马蹄笋又从事油画行业的人有很多,黄明亮就是众多农民画家中的一个代表。

“我家是种植马蹄笋的,如果当时我没有跟秋儿老师学习油画,那我现在应该在‘继承家业’吧。”黄明亮笑着说。虽然从事油画产业获得的收入比种植马蹄笋要高,但黄明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在闲暇的时候时常会思考,能不能把马蹄笋与油画建立起联系”。

如何借助油画创作促进农文旅融合,帮助家乡走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展现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新面貌,成为近来双坑画师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有了这种想法的黄明亮开始在油画创作中融入马蹄笋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宣传推广“黄田马蹄笋”。

“在做墙绘的时候,路过的群众都会问,这个是什么笋,我都会回答是黄田的马蹄笋,我认为这是对于家乡文化的一种自信,也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双坑村的机会。”在2023年黄田镇第三届马蹄笋丰收节暨双坑农民油画文化节活动中,黄明亮更是主动参与马蹄笋元素的墙绘设计和马蹄笋IP形象二次创作,并在“黄田马蹄笋”宣传片的拍摄中出镜展示,把马蹄笋和油画带到观众的面前。

“画师也可以是新农人,我们要讲好马蹄笋的故事,讲好双坑人的故事。”黄明亮对自己身份有独特定位。在他看来,马蹄笋和油画是一种共生关系,两项产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不仅是我,还有很多人都能从马蹄笋当中找到一些灵感,我们几个画家在聊天的时候也都会聊到这个话题。”黄明亮介绍。讲故事、赋文化、树品牌,借力油画传播黄田马蹄笋的产地文化和品牌文化,为农产品赋予生命和价值,成为如今双坑农民画家们因地制宜、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7月20日,黄田镇第三届马蹄笋丰收节暨双坑农民油画文化节在双坑村正式开幕。活动吸引了3000余名省内外专家、游客、网友、油画及摄影爱好者来到黄田镇游玩采风、学习交流。现场,游客们对马蹄笋IP“黄小田”印象深刻,“黄田马蹄笋”、双坑油画等成为热销产品。

1f4774ce22ab042b5541a17698272740.jpg

双坑村农民油画作品

“我是慕名而来的,前几天我在抖音上看到黄田镇的宣传视频,觉得这个地方依山傍水、物产丰富,活动也很吸引人,所以我就带着家人来到黄田参观游玩。”游客张学文激动地说。

“一幅油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乡愁,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我们正不断强化双坑油画品牌建设,发展壮大双坑油画产业。”黄田镇党委书记陆德亮说。

2010年,黄田镇党委政府指导双坑村成立农民油画产业协会和油画协会党支部,先后建成油画展示厅、油画创作基地、油画一条街等项目,夯实油画产业基础。此外,为吸引油画家入驻,还投资建设三座艺术空间,以供画家免费居住、自由创作。同时,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旅游村进行设局布点,探索马蹄笋、油画、闽江游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至今为止,黄田镇已成功举办了三届马蹄笋文化节暨双坑油画展,邀请省市县有关领导、行业协会、省内高校以及各级媒体参与盛会;2012年10月,组织双坑画师前往厦门世博会参加油画展览;2023年4月,积极对接福建省美术馆,组织画家前往福州参加“乡村文韵——农民书画精品展暨屏南乡村文创产品展”……所有这些,都为双坑农民画家提供一个艺术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由此不断提升双坑油画的知名度、影响力。

aec19595b6531e0e8df71e43e4b7b7fe.jpg

富裕起来的村民自办文化节

“一幅油画从简单的‘一笔’到五彩缤纷的色彩,也象征着双坑油画产业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油画产业创新发展既要‘内生’,又要有‘外援’。我们正积极打造油画艺术领域开放融合的新平台,帮助双坑‘引凤筑巢’,重点做好4P布局,主动拓展油画周边产业,通过对接电商平台、与知名艺术网签约合作等方式,推动油画线上交易场景持续丰富。同时,打造集文创衍生品开发、旅游和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区域性文旅产业集群,营造虹吸效应,激发三产发展潜力。”如今,黄田镇党委政府对双坑油画产业有了更明确的发展规划,他们要做的就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打造具有闽东乃至全省特色的“农民油画第一村”,推动双坑油画“破圈出海”走向世界。

记者手记

文化乡建,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

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古田县黄田镇双坑村以农民油画为切入口,通过艺术乡建,逐步打造出“文创―农民油画―农户”模式,呈现了城乡互动的良性发展态势,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可行性实现路径。

从双坑村“艺术乡建”探索过程可以发现,文化具有特殊的强大引领力量。当地村民通过手中的画笔,在创作中重塑了过去相对贫瘠的精神世界,在参与中激发实现美好生活的勇气与担当,在观赏中由此及彼理解乡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寻觅到心中的快乐、自豪和幸福感。

长此以往,双坑村的农民油画不但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涵养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村民发展致富的信心,敢于走出家门创业创新求变,有效推动乡村思想文化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双坑村油画现象还告诉我们,只要文化艺术贴近乡村生活,就能为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就能充分发挥村民文旅融合的主动性创造性,造就生机勃发的乡土人才生力军,进而不断激发叠加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眼下,艺术乡建正在广大乡村全面兴起。值得注意的是,在艺术乡建的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创造性,始终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滋养,让村民在体验艺术审美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逐渐改变落后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规陋习,树立乡村发展新理念,从而塑造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境界,不断促进乡村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整体进步,最终推动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油画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