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油画家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国油画也开始趋向于写意的表现形式,在油画表现形式上既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气质精髓,传统文人画中的美学经验以及绘画技法对当代写意油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融人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
写意倾向更是油画和中国美学结合起来后必然发生的一种本土化、民族化趋向。画家重在用油画这种艺术类型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体验和感受,展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不追求主题性、故事性或描述性的内容,艺术语言和西方的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拉开较大距离,将油画中的明暗、凹凸淡化,更多表现出一种诗化境界,有点像国画六法中讲究的“气韵生动”,形成了一种符合中国人审美意象的作品。
当代油画家与前辈油画家特别是第一代油画家在艺术上的差距,归根到底在于文化底蕴上的距离。第一代油画家处于中西文化碰撞年代,他们的国学基础远远高于今人,他们对西学的领悟在某种程度上也高于今人。
他们懂得拿来,也善于保留自我,虽然受印象派影响很大,但在色彩和画面经营上,都有着中国人自己的理解。
今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全球化了,对传统文化的源头体会得不够深,对西方文化的本质也常常没有深入感知。所以,虽然认识到写意精神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丰厚的国学积淀,失去真正的文化感受力,更多只停留在表象认知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下,很多人对写意油画存在着某些误解,以为比较率性的用笔方法就可以叫写意油画,或者画得不像、不够准确的,就故意说成是写意油画,这其实是对写意油画的误读乃至亵渎。
资深画家认为,率性是应该建立在书法用笔的规范之上的,而不是无法无天、任意挥洒。当代油画家可能比前辈油画家更加明白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但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大多没有前辈高。
虽然,今天很多油画家也试图让自己的笔法洒脱起来,但他们甚至还不懂得将书法中的用笔转化为油画中的用笔,只学得表面的率性和恣肆,因此,内里缺乏传统书法用笔规范中所形成的散淡、自由和浪漫。